南昌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加快构建机制保障、需求引领、课程支撑、校企共建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增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努力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教育力量。
以体制机制为支撑点,优化拔尖人才思政教育平台。一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育人事业。依托际銮书院和焕奎书院,完善思政育人体系,打造融党建引领、思政教育、学习生活等为一体的育人环境,探索“浸、养、熏、育”一体化的新时代书院制学生管理机制。书院学生党支部积极打造“好好学习”读书班、“党史青年说”微党课、红色经典诵读大赛系列党建品牌活动,引导学生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扣好第一粒扣子。际銮书院学生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双创’工作样板支部”,“南昌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书院制管理”获“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二是以高站位谋划推进四自教育。搭建“红色基因传承”“科研竞赛实践”“身心素质提升”“人文艺术发展”“公益劳动体验”五育平台,实施“人生导航”“专业领航”“心理护航”“职业助航”四大工程,引导学生做“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觉成才”的践行者。三是以高品质文化支撑启智润心。通过“前湖讲堂”“院士院长论坛”“博雅讲坛”等学术活动,汇聚国内外学术大师、行业专家参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涵养优良学风。在教学楼、宿舍区、“一站式”学生社区打造“墙上美术馆”“院士文化墙”“南昌大学百年大先生事迹展”等美育浸润工程,弘扬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宣传评选活动,涌现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候选人、“江西省龚全珍式好青年”等先进典型。
以产业需求为切入点,构建特色化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一是紧盯产业转型升级形势,前瞻布局高质量育人资源。坚持以服务重大战略需求和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加强“四新”专业建设,新增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医学工程等新兴交叉专业。大力建设以南昌实验室、流域碳中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质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为代表的多学科融合科教实体,打造院士领衔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深度参与的一线教学团队推动53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二是锚定江西重点产业链,联动开办特色实验班。找准“行业企业需求、江西资源禀赋、学校优势学科”结合点,依托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和5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协同开办理工基础学科、国学、人工智能等9个实验班,现有学生1200余人,覆盖理工文医学科,为有色金属、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与化学化工等江西重点产业打造人才智力“强引擎”。三是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挑战,一体推进培养体系改革。成立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委员会,遵循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应用学科人才培养进行分类管理、精准培养,基础学科主要通过科教融汇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走在学术前沿、致力于实现“原始创新”的基础拔尖人才,应用学科主要通过产教融合培养具有前沿知识、推动成果转化的行业领军人才。
以课程体系为着力点,打造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以“加减法”构建学科交叉的教学培养方案。“加法”即在常规课程体系中单独设置“跨专业类平台课”“跨专业核心课”“创新思维与科研训练及创业教育课程”,重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跨学科思维、创新素养。“减法”即优化学科知识结构,打破专业壁垒,淡化学科边界,构建学生自主选择的“通识课+学科基础课+跨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跨专业选修课+科研训练课”组合的学科交叉融合、专业互通集成的“课程包”,促进学科交叉和跨界知识融合。二是以“3I法”赋能数智化课程群建设。以集成化(Integrated)、智能化(Intelligent)、国际化(International)的“3I”数字教育理念为引导,同步引进《科学化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应用》《大数据算法模型与应用》《电分析化学传感技术与分子检测》等海外名校数字化课程资源,采取“外教现讲+中教巩固”的双师课堂模式,保证教学质量,支持学生拓宽全球视野和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三是以“项目法”推进理实融通的教学模式。秉持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以解决产业的复杂现实问题为宗旨,构建“课程项目-课外科技导师项目-创新创业项目-毕业设计项目”的阶梯式项目教学体系,嵌入理论实践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验技能训练+岗位能力实训+创新技能竞赛”组合拳激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历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收获30枚金奖。
以校企合作为突破点,共筑双螺旋人才“选评育留”链条。一是在人才培养前端植入“亲产业基因”。支持合作企业对行业领军人才需求及其特质进行研判,招收合作企业认可的有潜力学生,纳入学校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在学生入学伊始为其配备校内学业导师和对口企业导师,学业导师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的能力,企业导师帮助学生提升成果转化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双导师”共同帮助学生尽早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提升人才素质与产业需求的适配度,精准培育“产业基因”。二是在人才培养过程融入“真产业元素”。与江西优质企业合作,通过签订协议、共建基地和互派导师等方式,建立校企人才双栖制度,企业导师和学术导师内外协作、精准滴灌,培养符合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共建“双螺旋”合作机制,在部分应用学科实验班试行“3+1+X”本硕贯通人才培养机制,即3年“产业技能夯实”、1年“企业实习实训”和X年“产业前沿探索”,形成“基础夯实、实训提高、以赛促学、前沿探索”的全链条培养机制,让拔尖人才在校企共建的大课堂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缓解人才“留不住”“育不准”的问题。三是在人才评价环节突出“助产业能力”。在教育考核指标体系中,关注拔尖创新人才解决技术真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技能”超越“绩点”,激励导师投入资源培育学生的知识驾驭能力。通过“学生自评-班内互评-校企函评-专家会评”的方式,重视来自行业企业对拔尖创新人才服务产业动力、潜力、能力的真实评价,并将其作为动态改进育人体系的“风向标”和“指南针”,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