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因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以及“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等优待政策的实施,教师职业对毕业生的吸引力逐渐增强,高考生对“师范”专业的认同感也越来越强。毕业后成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成为考生的重要选择之一。不过,一些家长及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还需要深入,对师范专业的学习内容及报考情况也需要进一步了解。
本篇内容从教师职业角度出发,带你了解“师范”专业的学习内容及报考情况。
01 被毕业生偏爱的教师职业
“选择回到老家当老师,首先是因为自己读的是‘师范’专业,成为一名教师是顺理成章的选择;其次,也是受到家人态度的影响,家人比较希望我在身边,选择一个稳定的工作;另外,我在关注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的竞争情况时发现,老家的教师考试招聘人数有明显优势,所以就把找工作重心放在了考回老家当老师。”已经成为一名小学教师的张老师说。
近年来,教师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强。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相关负责人7月1日在沪透露,我国不断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由2012年的22.9万人次跃升至2023年的1265万人次,十余年来报名人数屡创新高。
《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显示,2023年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1891.78万人,比上年增加11.42万人。其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数量均比往年有所增加。《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中小学教育”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最多的职业类。
“教育行业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相对合理的薪酬待遇以及较高的社会认可度,使得许多应届毕业生将其视为就业的首选。还有一些本科毕业生可能出于个人兴趣、职业规划或家庭因素考虑,选择投身教育事业。”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此外,伴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国家出台多项教育政策,对教师的薪资待遇、入职要求以及继续教育进行了改革,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开始关注这一职业的发展机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且这一标准应逐步提高。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提升了教师的社会地位,也吸引了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教育行业。
其实,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后仍需要时间适应身份的转变,本科毕业之前,师范生一般会被分成若干实习小组,按照教学要求进入不同的中小学实习。实习学校的教师会带师范生进入教师角色,给予相应的指导。另一方面,教师门槛进一步提高。“近几年的教师岗位招聘中,要求硕士学历的比例明显上升。”张老师表示,他正在备考2025非全日制研究生,想要提升一下学历。此外,在管理学生方面,张老师认为对很多老师来说都是个难题,“想当一名老师,首先需要能掌控自己的课堂;其次能够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然后能够体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关心和注重与学生的交流”。
02 “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有啥区别?
“师范”并不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一个类别,被称为“师范”专业主要是因为部分高校开设了与中小学科目相关的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师范)、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英语(师范)、物理学(师范)、化学(师范)、地理科学(师范)、生物科学(师范)、心理学(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教育技术学等专业,还包括针对不同学龄段和教育对象开设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等专业。这些专业主要开设在师范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部分综合性院校也开设了“师范”专业,如西南大学、河南大学、江苏大学等。院校相关专业进行招生时,一般会在专业名称后标注“师范”两字,而非“师范”专业则没有,这是“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最直观的区别,方便考生在报考时进行区分。除此之外,“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以首都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在课程设置方面,首都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除了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文学类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语言类课程,文学概论、中国文学批评史、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等文学理论方面的课程,还要学习语文教学论、语文学科教学设计、教学技能训练、书法训练的课程,以确保师范生毕业后能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科研。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则更侧重于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更多侧重于文学的研究和鉴赏能力。
在专业培养方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有言语表述表达、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等教师必备技能的学习课程,并且在四年的学习中还会着重教授普通话、三笔字(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书写技能等实践技能。这些课程和技能的培养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教学工作。“教学设计是学习如何规划和组织教学活动;言语表述是为了提升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以便在课堂上清晰、有效地传授知识;板书设计主要是掌握如何有效地在黑板上展示教学要点。”张老师说。而“非师范”专业则更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研究和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掌握基础文学知识的同时,会更多地接触到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等领域的知识,以便更好地从事文学研究、编辑、创作等工作。
在实践教学方面,“师范”专业会有教育实习、教学观摩等实践教学环节,以提升学生的教学技能和经验;而“非师范”专业则更注重实验室研究、社会实践等形式的实践教学。
可以想见,如果想通过学习“师范”专业当教师,平时学习期间,学生可以通过练习硬笔字和粉笔字,以提高板书的美观性和可读性,研究和编写所学科目的教案,熟悉PPT制作教学内容的方法及技巧,提高教学素养。同时,坚定的教育理想信念、求真的科学态度、浓厚的人文精神、宽广的学科视野等也是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特征,因此在校就读期间,需要在巩固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多种资源,如阅读跨学科的书籍和文章,拓宽学科视野,为适应毕业后的教师职业不断提升自我。
03 “师范”专业的政策要求和能力要求
毕业后想成为一名教师,报考“师范”专业是一种途径。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不断落实,教师职业越来越受重视,“师范”专业随之越来越受关注。
如果你对教育工作有热情,愿意投身于教育事业,喜欢与学生打交道,并且能够从教育教学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适合学习“师范”专业。“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需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只有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才能在这个岗位上长期坚守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张老师说。同时,教师每天需要与学生、家长等不同人群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教师需要耐心和责任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困难,需要耐心地指导和帮助。最重要的一点,“师范”专业的学生要求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因此具备一定的学科基础和学习能力是必要的。例如,想要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的学生,需要在数学学科上有较好的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实变函数、常微分方程、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等知识;想要学习化学(师范)专业的考生,需要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此外,“师范”专业的选科要求因不同学校和专业设置而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大部分学校对“师范”专业的选科要求比较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进行选择。
《2025年拟在滇招生的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本科层次)》显示,云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要求思想政治、历史两门选考科目均须选择,而河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只要求历史一门选考科目须选择。
据《青海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本科),华东师范大学化学(师范)专业及物理(师范)专业要求物理、化学两门选考科目均须选择;江苏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要求物理、化学两门选考科目均须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师范)要求思想政治、历史两门选考科目均须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校和专业之间的选科要求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建议学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要仔细阅读相关招生章程和选科要求,提前了解具体的选科规定和要求,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进行选择,以便在选科时做出更为合适的选择。考生还需注意,部分高校对选科要求有更详细的说明,如要求学生具备数学、物理等科目的基础知识,或者要求学生在社会科学类科目中选择一定数量的课程等。
此外,我国在部分师范类院校开设公费师范生计划,参加该计划的师范生便成为公费师范生,其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补助由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承担。报考公费师范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参加普通高考。报考国家公费师范生成绩需达到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在本地区的录取分数线;报考地方公费师范生绩需达到招生学校在本地区的录取分数线,满足省招办规定的户籍要求或与考生报考的县或地区其他附加条件。
2.按照规定时间履约任教。国家公费师范生毕业后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并承诺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6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公费师范生,应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至少1年。地方公费师范生履约任教时间按照地方政策实行。
此外,报考“师范”专业的考生需要身体健康,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的相关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明确,嗅觉迟钝、口吃、步态异常、驼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风的,不宜就读教育学类、公安学类各专业以及外交学、法学、新闻学、音乐表演、表演各专业。具体专业要求请考生详细参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指导意见》。
注:各省市公费师范生政策不同,详见各省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考生在报考时应仔细了解相关政策规定并结合自身情况做出选择。